| 联系我们 | 师大首页
逆风飞翔英雄胆,勤勉诚恳热心肠——记扎波罗热国立大学孔子课堂张立峰老师
编辑:李一鸣 预审:葛亚东 终审:张德让 发布日期:2021-09-10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迅速暴发蔓延,使得乌克兰扎波罗热国立大学(扎大)孔子课堂各项工作皆处于停滞状态,但好在课堂师生众志成城,顽强坚守岗位,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没有一个人感染病毒,实属不易。由于原院长任期结束回国了,新任院长虽于今年313日赴任,但诸事进展遭遇困难。就在这严峻时刻,张立峰老师不畏疫情风险,逆风飞翔,于419日到岗,高效工作,使课堂各项工作迅速步入正轨。

  逆风飞翔: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到乌克兰扎大孔子课堂

  张立峰老师是标准的90后青年,却有长达九年的海外工作经验,在他这个年龄的人群中实属罕见。他长期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工作,从海外志愿者到外方特聘教师到教学主任。在俄语区工作的长期经历,历练了他过硬的俄语本领,不仅口语交际流畅,而且俄汉翻译精准,适应能力特别强。他不仅站稳了三尺讲台,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还积极配合历任中方院长工作,参与孔院的日常管理,成为中、外方院长都十分信赖的得力助手,也成为孔院教师与院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白俄罗斯他完成了由一名青涩青年到成熟教师的华丽蜕变。去年疫情暴发后,恰逢张立峰老师顺利通过语合中心的各项考试,正式成为了一名公派教师,由于扎大孔子课堂严重缺员,于是张立峰老师不计较乌克兰条件的恶劣,毅然同意来这里任职。

  今年三月中旬,第三波疫情迅速传遍整个欧洲,乌克兰疫情严重,学校也处于封锁状态,所有课程均由线下转为线上,但课堂需要正常运转,各项工作必须展开。由于工作需要,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419日,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张立峰老师从白俄罗斯飞到乌克兰赴任了,到岗后第二天即投入工作,并很快被任命为院长助理,他的到来以及操办过HSK考试的经验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转眼间就到了举行考试的5月中旬,虽然疫情有所缓解,但举办线下考试还是风险极大。而且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由于年前哈尔科夫孔院爆发集体感染事件,今年该区的所有考试都取消了,交战区顿涅斯克州的斯拉维扬斯克市有部分学生报考,扎大孔子课堂决定友情支援,此时张立峰老师主动请缨,冒着疫情风险,穿越战区岗哨的重重检查,驱车10小时只身前往斯拉维扬斯克市主持考试。张立峰老师的两次逆风飞翔,体现了当代青年勇敢担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勤勉工作:积极谋划孔子课堂的未来发展

  国际中文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好汉语,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要在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是一项使命光荣、步履艰难的重任。要想顺利完成任务,每个老师还是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在欧洲俄语区国家推广汉语教育,最重要的是在精熟俄乌语言的前提下,打牢汉语的基础。张立峰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合格的优秀教师,他不仅精熟俄语,还积极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钻研教材教法。在白俄罗斯工作期间,无论怎样基础的学员,他都能够迅速抓住他们,培养出他们学习汉语的浓厚兴趣。他曾教过的一个班级,在短短的一年半教学中,所有学生都通过了HSK四级考试,并且最高水平达到HSK5276分。同时张老师还积极编撰教材,他主编的第一本针对零起点汉语教学用的中俄双语语音教材《汉语语音入门教材》,已经于2021年顺利出版,同时将作为扎大中文专业学生新学期使用教材。在此基础上,他还准备继续推出语法、词汇、写作等更多的双语教材。

  张老师入职扎大孔子课堂之后,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扎大汉语专业正进行第二届招生,今年新生中填报汉语专业者高达175人,仅略次于填报英语专业的学生,扎大根据这一情况立即作出扩大招生的决定,并决定加大对汉语专业的投入力度。张老师积极参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考核标准、考勤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从提出方案到订购教材,从课程设置到成绩评价,他都积极献言献策,并勇挑重担,毅然接受汉语专业两个年级的《综合汉语》课,每周课时达到36节。

  为了招到更多学生,外方院长想了一个主意,在扎大图书馆的读者群中开展免费汉语教学,张立峰老师主动承担任务,用双语教学成功吸引了不少其中的学员成为了孔子课堂的正式学生。每年的武术夏令营,张立峰老师前往开展免费的汉语教学,用游戏的方法潜移默化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了简单的汉语知识,用最短的时间将这些学生学汉语的兴趣激发出来。夏令营结束后,他所教的学生就有很多也变成了孔子课堂的学员。在中外方院长组织对利沃夫国立理工大学中乌合作中心和利沃夫国立大学中文系的访问考察活动中,张老师担任翻译任务,积极配合中外方院长,两所大学均对跟扎大孔子课堂的合作表现出浓厚兴趣,还签署了合作协议。

  热情诚恳:甘做老师们的生活助手

  在国外工作的人,除了工作上的困难,最多的还是语言障碍,大家不懂俄语和乌克兰语,当地华人非常少,出门就像哑巴一样,天天都会遇到尴尬事情。由于中乌两国文化、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办理各种证件、租房订合同、去超市购物、出门打车、购买机票等,如果没有懂当地语言的人帮助,可以说真的寸步难行。张老师在白俄罗斯九年的经历,让他很快就成为每一位老师可以依靠的向导,帮助老师们办理各种证件、邮寄行李回国,以及生活中的采购,这些事情,既相当繁杂,又特别消耗时间,没有热情和耐心是办不好的。但张老师从未表示出厌烦的情绪,只要一个电话,他便立即应允。

  雷锋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确实如此,大家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国文化,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张老师来自中国东北,生活在雷锋曾经工作的地方,他也有雷锋为人做好事不留名的品格,永远乐于助人,每个月的电话至少有一半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从张老师身上,我们看到90后的一代青年教师不仅精力充沛,同时理想高远,富于激情,热爱学习,积极向上,能够担当起中外合作的大任,他们既是推进汉语国际化的生力军,也是中国形象的代表。


    张立峰老师的事迹被神州学人网专题报道,原文阅读地址:http://www.chisa.edu.cn/rmtycgj/202109/t20210902_617145.html